孫思邈

唐朝(公元581~682年)京兆華原(現陝西耀縣)人,是著名的醫師與道士,為世界著名的中國醫學家和藥物學家,被譽為「藥王」。

孫氏著有《備急千金要方》,簡稱《千金要方》,共30卷、232門,內容已接近現代臨床醫學的分類方法,汲取《黃帝內經》關於臟腑的學說,並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臟腑寒熱虛實為中心的雜病分類辨治法,收集藥方5300首。《千金翼方》是對《千金要方》的補編,這兩部書系統性總結唐代以前醫藥學成就,被譽為中國最早的臨床醫學百科全書。

孫氏重視醫德修養,詳論醫德規範,《備急千金要方》中的「大醫習業」和「大醫精誠」兩篇,即系統性論述了醫德規範,強調為人治病,需皆一視同仁,且應以德養性、以德養身,是我國醫德思想的創始人,西方尊稱其為「醫學論之父」。

孫氏除將道教內修理論,與醫學、衛生學相結合,其亦把養生學也涵蓋進醫療的範疇,是「食療養生,強身長壽」的積極倡導者,他認為「人若善攝生,當可免於病」,反對魏晉盛行的「服丹石、求長生」的風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