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針灸銅人】

--針灸--

針灸療法為中國傳統獨特之醫療方式,歷史悠久,因操作簡便,應用廣泛,療效迅速而受到歡迎,幾千年來,針灸療法不僅在中國醫學保健上發揮作用,而且流傳至國外:公元6世紀傳到了朝鮮、日本等國;在現代成為一種替代醫學,傳播到世界各地。

◎針灸療法

針灸療法包含「針刺」與「灸灼」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,在臨床應用上,常常是兩者並用:

•針法:以特製金屬針,刺入人體的腧穴部位,運用補、瀉等手法,產生刺激作用,促使氣血調和、經絡暢通,施術時會有酸、麻、脹、重之感。

針術起源於石器時代,人類使用砭石作為治療工具,後隨著歷史演進,由青銅時代進入石器時代後,創制了金屬材質的針具代替砭石,經過不斷改良,發展為現代使用的不鏽鋼針。

•灸法:多以艾絨揉成小團或長條狀,在人體的腧穴部位(或靠近)點火燃燒,藉由藥氣與熱力溫經散寒、通運氣血,調整各部生理機能,增進健康。

艾灸與遠古時期,火的發現與使用有密切關聯。先民用火取暖或燒烤食物時,發現用獸皮、樹皮包裹燒熱的石塊或砂土,能使原先的病痛獲得減輕,即可能為原始的熱熨法,後經不斷改良演進,逐漸發展出灸的療法。

兩者雖皆為刺激身體自有潛能,來對抗疾病的物理療法,然在治療方法和性能有所區別,故在臨床診治上各有宜忌

 

--針灸銅人--

中國人體結構模型的歷史,最遠可追溯至東漢王莽時代,命醫官對罪犯進行解剖,再用青銅鑄造人體結構模型,稱作「銅人」。

宋仁宗天送年間,為矯正針灸著作中的謬誤,醫官王惟一奉詔編撰《銅人腧穴鍼灸圖經》3卷,《圖經》記載365個穴名,左右兩側穴位650餘處;同時主持設計監造針灸銅人的工作,用於針灸的教學和考試。針灸銅人共製兩具:一具放在朝廷醫官院,用於學醫者觀摩練習之用;另一具放置在京城大相國寺的仁濟殿,供百姓前來參觀。

此具銅人因於天聖年間製成,因此稱為「天聖銅人」,一直傳用至元代,元世祖中統年間(公元1260~1263),由尼泊爾工匠整修翻新。銅人標有354個穴位名稱,所有穴位都鑿穿小孔。體腔內有木雕的五臟六腑和骨骼。銅人身上還有由許多穴道串連成一條條循行的經絡,共有十四條經絡,包括了中國醫學所說的「十二經脈」與「任督二脈」,對於經脈學說或針灸學的理解有很大的幫助,同時也可應用於解剖學。

銅人身體內灌水後,將穴道以蠟丸封起來,能用以辨認穿刺穴道的位置,若穴道位置辨識正確,水就會流出穴道,可供習醫者試針、教學、考試之用,為世界上最早的醫學教學模型。

明正統年間,明英宗因「天聖銅人」年代久遠,故重新制模,仿前重作,製造出「正統銅人」,這尊銅人是現存最古老的針灸銅人。但明「正統銅人」重製完成後,「天聖銅人」卻下落不明。

明朝末年,因李自成之亂,存放在太醫院中的明「正統銅人」的頭部受到損傷,直至清順治年間才重新修復。八國聯軍時,明「正統銅人」遭到俄軍劫掠,輾轉流傳回俄國,現存於聖彼德堡艾米塔吉博物館State Hermitage Museum。

清乾隆年間,清高宗命令吳謙等九位醫官合著《醫宗金鑒》,成書後,高宗賜給每位醫官一座小型的針灸銅人,以茲獎勵。這九座銅人現僅存一座於上海中醫藥博物館。此具銅人特殊性在於不是常見的男子形象,而是一個懷孕婦女,表明了清高宗對醫學的重視。銅人表面鑄有經絡和腧穴,但未鑄經穴名稱。